未来,已来。Xbox Series X 开箱/生态体验。

本文首发于「一只独角兽!A Unicor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redits: Peter Pot
2020 年对于所有人都无比复杂。但是对于主机玩家,2020 年代表着下一世代的帷幕缓缓拉开,这无疑让主机玩家在这痛苦的一年中看到了些许光芒。从 1972 年到 2020 年,游戏主机之间没有硝烟战争已经持续了八个时代,昔日霸主雅达利,世嘉等巨头纷纷退隐江湖。互联网时代移动端的强势冲击让主机厂商艰难求变,任天堂希望将游戏轻量化,与移动游戏结合,并将希望寄予中国市场。而微软和索尼,这两家行业巨头则通过加强主机性能来通过强大的画面和技术优势取胜。坦白来说,我不知道谁会以获胜者的姿态结束本世代,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也许我们可以看看第九世代是怎么开始的。
2018 年 6 月 10 日,微软在 2018 E3 确认新机种 Project Scarlett。
2019 年 6 月 10 日,微软在 2019 E3 正式公布其第九世代游戏主机,同时宣布其预计 2020 年圣诞节前销售。
2019 年 10 月 8 日,索尼互动娱乐(SIE)在其美国官方网站博客证实下一代游戏主机的存在,并将其命名为 PlayStation 5,将在 2020 年底发售。
2019 年 12 月 12 日,在 TGA 2019 颁奖典礼,微软正式宣布其下一代游戏主机的命名为 Xbox Series X,并初步公布其硬件配置:NVMe SSD,采用 AMD Zen 2 架构的 CPU,GDDR6 内存,基于 AMD RDNA 架构并支持光线追踪的 GPU,最高 8K/120Hz 的视频画面输出。微软也一度释出了本机的外观和一个小幅加强的设计(类第一代精英手柄的 D-Pad 和一个分享按钮)。
2020 年 1 月 7 日,索尼互动娱乐(SIE)CEO Jim Ryan 在 CES 2020 放出了 PlayStation 5 的 Logo。
2020 年 2 月 3 日,PlayStation 5 官方界面上线。
2020 年 2 月 24 日,微软宣布 Xbox Series X 的单精度浮点性能达到了 12 TFLOPS,两倍于 Xbox One X,支持 Variable Rate Shading 可变速率着色技术(一种通过略微牺牲画质明显提高性能表现的的优化技术)。
2020 年 4 月 7 日,Sony 在其博客宣布 PS5 的新手柄 DualSense,支持 USB-C 接口,线性振动反馈,自适应扳机等一系列特性。
2020 年 6 月 12 日,PS5 新机造型公布,分为有光驱和无光驱版本。
2020 年 9 月 8 日,微软公布其第九世代较低性能版本的 Xbox Series S,代号为 Project Lockhart。无光驱设计,内存,内部存储空间,GPU 性能均有一定妥协。不久微软公布其建议售价为 299 美元。
2020 年 9 月 9 日,微软公布 Xbox Series X 的建议售价为 499 美元。9 月 22 日开启预购,11 月 10 日全球发售。
2020 年 9 月 17 日,PlayStation 5 公布其售价:标准版 499 美元,全数字 399 美元。后者不带光驱,11 月 12 日率先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发售。11 月 19 日则会全球发售。
2020 年 9 月 21 日,微软确认以 75 亿现金收购开发了「上古卷轴系列」著名游戏开发商 Bethesda Softworks 母公司 ZeniMax Media。微软旗下游戏工作室再次得到加强。
可以注意到的是,在这场斗争,双方都选择在最后关头宣布价格来企图干扰对手。由于微软在第八世代的接连失误,索尼的 PS4 成为了大赢家。但是这一次,微软似乎是卯足了劲,想从索尼手里将北美大本营夺回: 每月花费 34.99 美元,订阅时间 24 个月,你就可以将一台 Xbox Series X 抱回家,附带 Xbox Game Pass 服务,在期限内无限畅玩 100 多款大作。到期之后机器归玩家所有。若你预算不足,每月花费 24.99 美元,则可以得到 Xbox Series S + XGP,看起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微软还宣布最新一代的 Xbox 将向下兼容所有(除需要 Kinect 配件)的 Xbox One 游戏,而后者对部分 Xbox 360 和部分初代 Xbox 游戏的兼容使得本代 Xbox 可以兼容四代 Xbox 游戏。虽然双方的首发阵容都是那么的羸弱,但是 Xbox 的向下兼容性使得它在一上市就有超过 1000 款游戏可玩。(相比之下,PS5 的向下兼容性就差强人意,只能兼容绝大多数 PS4 游戏,其他世代则无法兼容。)接下来,微软还推出了 Smart Delivery 智能分发的概念。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我在 Xbox One 平台上预购了「赛博朋克 2077」这种大作,通过智能分发,你无需在新的 Xbox Series X 再次购买此游戏,而是会直接在新平台上免费获得。抑或是你在 Xbox Series X 上购买了最新的「光环」,想在 Xbox One 上游玩?有人会这么做吗?没问题。 换言之,你只需要购买一次支持智能分发的游戏,就能在所有的平台游玩。
那么作为 PlayStation 4 玩家,本世代的我为什么会选择微软呢?这里先不多说,赶紧来看看 Xbox Series X 的真容。
这个绿色栅格让我一度觉得是 LED 灯,但其实只是一块绿色的塑料板。非常有趣的是,从不同角度看过去,颜色的扩散程度也动态的变化!微软通过一个巧妙的设计让这个有些许平淡的设计变得灵动了起来。
可以看到机器把重要的特性都在写在了正面:4K/120FPS, Xbox Velocity Architecture,还有最高 4.8Gb/s 的固态硬盘。
上翻盖的设计让开箱充满了仪式感,而我们的主角在黑色缓冲泡沫中静静地等待着 Power Your Dreams。
缓冲泡绵和包装纸的双重保护确保 Xbox Series X 在运输途中不会受损。
机器阵容,初看平淡无奇,可越看越有点方尖塔的神秘感,冷峻而强大。
Xbox 的 Logo 也是开机键,开机的时候这枚 Logo 会以白色点亮。
看看机身背部,可以注意到显眼的 STORAGE EXPANSION 插槽。没错,这是微软预留的专用存储插槽,购买希捷生产的 1TB 深度定制存储扩展卡,可以获得和机身内存储一致的快速而流畅的体验。你仍然可以使用外置硬盘存储前世代的游戏,但只不过无法获得更快的加载速度。如果想在外置硬盘存储本世代游戏,难么这块存储卡似乎是你唯一的选择。微软目前只选择与希捷合作来定制外置存储卡,但我想后期应该会有更多的厂商。
在上一世代饱受好评的 Xbox One 手柄这次也以增强的形态出现在大家面前,虽然乍看去并无太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代手柄的些许不同。
首先就是 D-pad 区,4个斜向键的设计看起来有点像微软的精英手柄的设计下放。在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享受那个售价 180 美金的顶级手柄了!虽然 Xbox Elite Wireless Controller Series 2 真的摸了就舍不得放下。
然后可以看到手柄正面加入了一个「分享」按钮,帮助你更快的分享出你的截图和视频,这也可以看出微软在本世代想要强化 Xbox 的社交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Xbox Series X 的随机附送手柄并不只能用在本代主机,实际上,微软早就开启了新手柄的单独预售,也就是说你可以将它用在 Xbox One 的身上。不过,这只手柄只能被称之为加强版,在日常使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依个人之见,选择坚守 Xbox One 的玩家无需特意购买新的手柄。
这篇文章我不会写的太过复杂,我想从前 Xbox 360 / PlayStation 4 Pro 玩家的角度来谈谈我本世代为什么选择 Xbox Series X 的两个主要原因 :
搅局者:Xbox Game Pass
首当其冲的就是 Xbox Game Pass 这个大杀器!Xbox Game Pass 是微软在 2017 年 6 月 1 日推出的在 Xbox 或 PC 平台游戏订阅制服务。福布斯将其称之为「视频游戏界的 Netflix」。具体来讲,只需支付一定月费,便可在订阅期限内随意游玩微软为 Xbox Game Pass 维持的一个庞大而优质的主机游戏库:微软第一方的游戏发售会第一时间入库,而第三方游戏则可以选择是否加入。每个月都会加入新的游戏,同时每个月也会有一些游戏离开,但目前来看,这个游戏库是仍在不断壮大的。微乳宣称有「超过 100 款适用于主机和电脑的高品质游戏」,但就数量来看,游戏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如果只看 Xbox 平台的游戏库,目前有 284 款游戏可供游玩。光说数量并不能代表什么,质量才是王道,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游戏库里都有什么大作:
- 战争机器 5 年度游戏版
- 勇者斗恶龙XI S 寻觅逝去的时光 - Definitive Edition
- 上古卷轴V:天际
- 巫师3:狂猎
- 星球大战 绝地:陨落的武士团
- 极限竞速 地平线4
- 地狱之刃:塞娜的献祭
- 质量效应:仙女座
等等等等…...
还有像蔚蓝,空洞骑士,死亡细胞,精灵与萤火意志,奥里与迷失森林,Carto 等一系列高质量小品级作品,而这些响当当的大作,你每个月花 15 美元就可以全部拥有!如果购买 Xbox Game Pass Ultimate,也就是 Xbox 和 PC 端都可以用的究极版,还附送 Xbox Live Gold 金会员(联机游戏服务,类似于索尼的 PlayStation Plus 和任天堂的 Nintendo Online),每月赠送两到四款游戏,Xbox One 游戏在金会员期限可以游玩,而 Xbox 360 游戏(微软:什么叫做向下兼容呀索尼?啊?)则直接加入你的游戏库,永久拥有。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并没有!
2020 年 9 月 10 日,微软宣布 EA Play 即将免费加入 Xbox Game Pass,无需额外费用即可畅玩 EA 大作!这意味着 FIFA,泰坦陨落,极品飞车,战地,质量效应,模拟人生等大牌 IP 全部可以免费畅玩!这使得 XGP 本就充实的游戏库再次得到增强。
每个月 15 美元可能有些贵?没关系,微软允许你在加入 XGP 时等时长转换你的金会员!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还有 8 个月的金会员资格,那么当你加入 XGP 时,你的 XGP 资格会被自动延长 8 个月。通过这个政策,我们目前还是可以看到微软正在尝试吸引玩家加入 XGP,即使亏钱也在所不惜,因为微软的目标就是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确切的说:培养用户使用订阅制的习惯。
我个人是看好这个政策的。来说说为什么:
对于各种玩家的吸引力
次世代 70 美元的,购买不可退款的游戏(至少是实体版)无可置疑的会劝退一部分玩家,但是 XGP 的到来让一切变得不太一样。
首先,让我们来假设你是个轻度玩家,你购买了一台主机就是为了随便玩玩游戏,你每一年最多可能会买上 5 款游戏。你不在乎最新上市的「赛博朋克 2077」,或者你也不关心「刺客信条」系列。你不知道玩什么好,你不知道什么好玩。如果你选择去买上一个游戏的拷贝,如果好玩,万事大吉。如果你不喜欢玩,那么对不起,你损失了 70 美元。虽然你可以通过卖出实体版来你的亏空,但你仍然损失了部分时间和金钱。如果你加入了 XGP,你只需要每个月花上 15 美元就拥有了上百款游戏,随便玩,不喜欢这款换下一款就是了。换言之:你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好的,现在你升级了,你变成了一个老玩家。你对游戏有些基本的鉴识能力。你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巫师」系列,但你不确认这款游戏是不适合你。这个时候,开上一个月的 XGP 就可以解答你的疑惑。况且以 XGP 身份购买库内游戏还可以享受折扣。
嗯,你再次升级了,你现在是个偏「核」的玩家,市面上的大作你了如指掌,但是全部购买又太贵了,你发现 XGP 库内有你喜欢的数款游戏。那么开通 XGP,打通这几款游戏,碰到喜欢的游戏买下收藏,这不失是一个精明的方案。
最后的最后!你现在是一个硬核玩家,微软第一方游戏你一个不落的都要通关,那么开了 XGP,你就可以第一时间,甚至是提前玩到这些游戏,岂不美哉。
XGP 在吸引玩家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去接触游戏。上面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堆,其实只想强调一件事:我认为 XGP 是适合所有人的。
稳定的资金流/第一方游戏存在的意义
游戏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如果游戏以数字渠道分发,那么发行 1000 份和发行 1000 万份的成本并无太大的差别。与传统的买断制不同,订阅制带来的收入就像是「涓涓细流」,可以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资金流。当然,这也需要你的游戏库足够吸引人,如果你的公司一共就开发出了 3 款游戏,然后你说我们要搞订阅制每个月 10 美元畅玩 3 款作品那可太滑稽了。可是我们谈论的是微软,那个财大气粗的微软,那个 75 亿美元直接收购 ZeniMax Media 的微软。微软旗下充足的工作室保证了第一方大作的产出,而第一方大作的稳定产出则保证了 XGP 游戏库的繁荣与壮大。未来当我们在讨论「光环」系列的时候,除了媒体和玩家的评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它能否继续放大并辐射 XGP 的光辉」?反过来说。XGP 能否分摊游戏制作成本的投资风险?对于加入 XGP 的第一方游戏,最差的结果就是「这款游戏已经无法为 XGP 提供影响力」,除此之外,XGP 稳定的资金流已经对冲掉了这种投资风险。只要 XGP 整体游戏阵容依然足够漂亮,那么订阅数量就不会停止增长。
QUICK RESUME 功能
我永远都忘不了荒野大镖客 2 那长的令人发指的读取时间!再加上这游戏本身的慢节奏导致我一度想放弃这个游戏。Quick Resume 是真正让我觉得非常非常惊艳的一个独家功能:游戏无需退出,只需保持后台状态,Xbox 会像素级存储你的游戏状态,这样下次打开游戏的时候你可以接着从上次的地方继续。这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多个游戏可以同时 Quick Resume 呢?这对于游玩体验的提升绝对是巨大的,因为它让我们真正做到了开机即玩,玩完即走的理想状态。不必再为长长的读取时间等待,不必在游戏打开的时候等待。你只需要开机,进入游戏,游玩,连贯而优雅的游玩体验。暂时不想玩了想换换口味?你可以进入另一个已经 Quick Resume 的游戏继续游玩,就这么简单,读条,等待,这些东西将成为过去。
技术上来讲,我不知道微软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据其他人的评测,Xbox Series X 最多可以 Quick Resume 10 个游戏,我自己尝试出的最大极限是 6 个。最恐怖的是 Quick Resume 在关机之后仍然可以维持!如果说 SSD,高性能显卡,CPU 都是常规升级,Quick Resume 是真正让我觉得「次世代」的 feature。
结语
强大的性能,完整 RDNA 2 架构的支持,简洁的工业设计。这些是我本世代转向微软的另一些原因。不过,我也不得不说上一句,索尼的 “Only on PlayStation” 有些许的让我失望,不如叫 “Only on PlayStation for a while” 比较好。还有「最后生还者 2」让我对顽皮狗彻底粉转黑......不提也罢。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更多的对本世代的 Xbox 有更多的了解,我绝对无意挑起主机玩家之间的战争,希望各位玩家能专心享受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本就苦难的 2020 多些慰藉。
愿各位用心生活,用心游戏。